“十三五”时期,山东海洋经济增速跑赢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时间:2020-12-04 10:03 来源:lijingze 点击:

  11月3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介绍山东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

  数据显示,2019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46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同比增长9%,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19.7%提高到2019年的20.5%,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3%。海洋经济增速跑赢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渔业养殖走向更深更远

  “通过海洋牧场建设,将山东省以往在沿海的传统养殖,推到近远海区域;日照市在黄海冷水团海域养殖三文鱼,将山东省的海洋生态牧场拓展至离岸130海里。”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说,作为国家唯一的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省份,山东省已有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105处,其中国家级44处,占到全国的40%。同时,海洋牧场逐步成为海洋休闲旅游的新载体。

  港口一体化发展催生新动能

  “今年1月~10月,依托港口一体化发展优势,山东省港口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11.9亿吨,同比增长7.7%,吞吐量增速比全国沿海港口平均增速高4.8个百分点。”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高立平说。

  据介绍,当前山东港口吞吐量居全国第二,海洋交通运输业产值超过1200亿元。同时,山东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布局了内陆港18个,开通海铁联运班列线路69条。

  海工制造业迈向千亿元规模

  “十三五”期间,山东加快发展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初步建成船舶修造、海洋重工、海洋石油装备制造等三大海洋制造业基地。“作为山东省海洋产业体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即将达到千亿元规模。”张建东说。

  在深海技术装备领域,山东省实施了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等关键装备制造工程,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蓝鲸2号”,参与完成了我国南海可燃冰试采任务。烟台船舶及海工装备基地已成为全球四大深水半潜式平台建造基地之一、全国五大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基地之一,国内交付的半潜式钻井平台80%在烟台制造。

  破题海洋产业同质化发展

  山东省沿海七市是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这些地区的海洋产业既各具特色,也有同质化问题。张建东分析,造成同质化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部分海洋产业的发展质量不高;二是有效的科技成果供给不足。

  张建东认为应从3个层面来解决问题。一是在省级层面上加强顶层设计。在港口整合方面,山东省港口集团正式成立,已实现全省港口规划“一盘棋”、管理服务“一张网”、资源开发“一张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山东省出台《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构建合作机制完善、要素流动高效、发展活力强劲、辐射作用显著的区域发展共同体。

  二是在市级层面上突出项目带动作用。比如青岛市海洋产业完备,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和海水淡化产业全国领先;烟台市、威海市海工装备制造业、滨海旅游业比较知名;东营、潍坊、滨州的海洋化工产业很有特色。沿海各市应做优做强这些产业,延长补齐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条,实现产业提质增效。

  三是在企业层面上推出“拳头”产品。一些涉海企业已经拥有“拳头”产品,比如青岛英豪集团生产的虾青素在全球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57%、烟台市中集来福士集团生产的海洋工程装备产品已形成规模。因此,涉海企业要以龙头企业为标杆,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

  张建东表示,山东省将继续发展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山东建设海洋强省作出积极贡献。